1. LB琼脂
此培养基为非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分子生物学中大肠杆菌的培养,也可用于大肠杆菌的激活和单菌计数。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等),可以实现特定转基因大肠杆菌的筛选。
2. 伊红美蓝琼脂 (EMB)
该培养基为弱选择性培养基,适用于大肠杆菌及大肠菌群的分离、培养与计数。由于大肠杆菌强烈发酵乳糖并产酸,菌落通常呈现紫黑色,并且带有绿色金属光泽(部分大肠杆菌菌落可能不带金属光泽)。相比之下,大肠菌群发酵乳糖的能力较弱,菌落通常呈红色或粉红色,且无金属光泽,而不发酵乳糖的其他肠道菌则形成无色或淡红色菌落。鉴于其分离效果较弱,此培养基更常用于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的多管发酵法中阳性管的确认。
3. 麦康凯琼脂
这是检验分离肠道菌最常用的培养基,在药典中用于大肠杆菌的检测,并在食品标准中用于肠道致病菌的分离。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胆盐和结晶紫,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大肠杆菌在此培养基上会发酵乳糖并产酸,形成桃红色菌落,并且周围通常伴有明显的沉淀环。虽然大肠菌群同样能够发酵乳糖并形成桃红色菌落,但由于该培养基对大肠杆菌的专一性较弱(大肠菌群与大肠杆菌的菌落特征接近),当样品中大肠菌群含量较高时,分离大肠杆菌的效果可能不理想。
4. 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TBX培养基
该培养基基于酶底物法原理,具有高特异性用于大肠杆菌的分离和计数。大肠杆菌的特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以分解培养基中的底物,从而使菌落呈现蓝绿色,而大肠菌群和其他大多数杂菌通常无色或呈现其它颜色。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则不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在干扰菌较多的情况下,该显色培养基的分离率明显优于其他培养基,但其价格较高。此外,极少数大肠杆菌(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不产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因此无法显色。此培养基适用于食品、水和环境中的检测。
5. 哥伦比亚MUG培养基/MUG营养琼脂
原理与显色培养基相似,大肠杆菌能够特异性分解MUG,在紫外灯照射下产生荧光,显示较强的特异性。虽然很少数不产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大肠杆菌无法发荧光,但此培养基缺乏选择性,大多数杂菌均能生长,因此通常仅用于菌量较少的水样中大肠杆菌的计数。
6. VRBA-MUG培养基
在VRBA的基础上添加了MUG,与哥伦比亚MUG培养基相比,VRBA-MUG培养基具有选择性,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在该培养基中生长时会形成紫红色菌落,并伴随着沉淀环。因添加了MUG,光照下大肠杆菌菌落会表现出荧光反应,而大肠菌群则不会。这种培养基通常用于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检验与计数。在生物医疗领域,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对于各种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至关重要。借助尊龙凯时等优质品牌的技术支持,研究人员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样品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